欢迎你来到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运营 > 正文

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意识的方法)

2024-06-25 14249 0 评论 企业运营


  

本文目录

  

  1. 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怎样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2. 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3. 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一、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怎样提高质量管理意识

1、加强质量意识教育,生产线上的领导要经常组织员工开质量意识强化的会议,甚至要做到天天讲。

  

2、要组织员工时常参加一些优秀的产品的展览以及废品事故等的展览。

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如何提高质量管理意识的方法)

  

3、举行一些相关的比赛,鼓舞员工提升质量的激情。

  

4、多进行一些技术相关的培训,提高员工整体技能以及工作素质。

  

5、设立考试制度,员工的升级和考试成绩挂钩。

  

6、加强管理,实行连带责任,一人做不好要一群人受牵连。

  

7、实行一些质量相关的奖惩制度,做得好就要鼓励,做不好就要适当的惩罚,员工别的可以不管,钱不能不要。

  

二、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质量是一家公司和企业树立大众品牌效应和信任的基础,因此让员工保证和重视质量的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和大家分享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就是员工的质量意识。人的意识决定行为,人的行为决定工作质量,也就决定了产品质量。员工的知识层次、认识深度、日常习惯等参差不齐,质量意识也相差甚远。那么要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就是要加深他们的认识深度,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岗位(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岗位)的人员在文化层次上要有一定的要求,具备一定的知识,其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相对就要强一些,这对于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相对也要容易些。

  

二、加强员工培训,走好“三大步”

  

1、做好新员工培训,奠定良好基础

  

最近几年,车间员工的流动性逐步增加,每年也在不断引进新员工,他们当中大部分人员是刚毕业的学生,没有实践经验。面对这些新员工,培训是至关重要的。有句话总结得很好: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比纠正一种坏习惯要轻松得多。新员工培训也应该做好以下“三个阶段”:

  

首先,在新员工上岗之前进行意识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新员工没有从事过相关工作,对空调加工的认知度较低,上岗前就要为他们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如:家用空调的基本知识,质量的重要性、产品的相关标准、相关法律法规等。

  

其次,进行规范的操作培训,这是关键的一步。我们目前的操作培训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那么师傅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他直接影响到学徒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度。所以师傅就要选用岗位上操作技能最强、操作最规范的员工来担任,让新员工从开始就养成良好的习惯,然后再慢慢地影响另外一些老员工。

  

最后是加深和巩固阶段。当新员工实习了一段时间后,对空调加工有一定的认知度时,再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可以让新员工更容易理解。

  

2、抓好质量培训考核,提高员工重视程度

  

以前,员工的培训也不少,但往往培训效果不好,对员工的触动较小,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员工不重视学习,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时聊天、睡觉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可以通过培训考核,促使员工集中精力,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然后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进行再培训,不合格者进行换岗。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员工对待培训的重视程度,加强培训效果。

  

3、班前班后进行质量意识灌输是一项长期的培训方式

  

班组长是生产车间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时间是在生产第一线,他们可以发现很多不规范行为。在班前或班后进行通报,让员工理解此行为的危害性,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对于产品质量状况,也要及时告知员工,当发生不合格时,或许员工会提出许多管理人员不知晓的现象或好的建议,这有助于分析问题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也会增强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没有不合格的员工,只有不合格的管理者。”这句话说明了管理者意识的重要性。基层管理人员就是生产队伍的指路人,员工就按照管理人员指明的方向前进。如果我们对一些违规现象视而不见,不制止、不纠正,员工就会逐步淡化质量意识,违规现象就会不断增加。

  

通常人们都知道,一只狮子率领一群绵羊可以打败一只绵羊率领的群狮。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在体力上后者要强过前者百倍不止,但我们不要忘记的是占据前者思想的是狮子勇往直前、所向披靡的王者气概,而后者其实早已退化成一群披着狮皮的“绵羊”。由此看出领导的作用是强大的,质量意识的加强应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者的意识和行为对员工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应该把确保产品质量当成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指标。

  

四、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建立质量激励机制

  

质量的重要性靠什么来体现?在市场经济时期,也许经济杠杆的作用更具有优势。加大质量考核力度,加大奖罚额度。对于工作质量好的员工,就应该大张旗鼓地奖励;对于工作质量差的员工,理所当然应受到惩罚。如果说,干好干坏没什么差别,或者差距太小,就不能体现质量的重要性,就不能增强员工的重视度。好的意见或建议,都应该给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

  

质量决定品牌,品牌决定企业的发展前景,而员工的质量意识又决定了产品的质量。因此,转变和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将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工作。

  

1、质量就是企业发展的命脉,而质量意识就是企业的根基。质量意识是一个企业从最高管理者到基层每一个员工对质量和质量工作的认识和理解,这对行为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质量意识是体现在基层每一个员工身上,但更集中在组织的管理层的工作岗位中。质量意识是自上而下的,上行下效才能齐头并进;我们不仅需要告诉基层员工应该怎么做,更应该告诉自己应该如何做,以身做责来告诉员工质量意识应该要这样做。

  

3、我们深知,质量来自设计、来自生产、来自质量监督、但更来自于管理。一个企业有销售部、技术部、采购部、物流部、生产部、人力资源部、质量保证部等等部门。这些部门都是以“以顾客关注为焦点”的标准来开展工作。虽然标准相同的,但由于质量意识不同,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别,导致工作的结果也不同。因为意识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这就是质量管理,以人为本。

  

4、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认为,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所以管理者注重质量,员工就认为质量的地位高,做事情都想到质量,质量意识自然就高。

  

5、质量管理有“六大要素论”是指质量管理由人员、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和测量构成,在六个要素中,人是处于中心位置的。就象公路上的汽车汽车,汽车的四只轮子是“机”、“料”、“法”、“环”、“测”五个要素,驾驶员这个“人”的要素才是主要的,没有驾驶员,这辆车就无法行驶,成为废物了。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提升质量意识的一些建议: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之二就是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指的是领导的行为。领导具有一定的权力、负责指挥和控制组织或下属的人员。对员工来说,领导的一言一行都是扮演。如果领导不重视自己的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就会影响一大片使员工迅速感染,结果直接对职工的意识产生影响。管理者重视什么事情,职工也会跟着关心什么事情,这是很自然的。因此要想在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质量意识,首先要在领导层面树立质量意识。工作中对待每一个工作疏忽和差错都应严肃认真,态度鲜明,考虑到企业的感受和利益,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贡献。在公司树立一个良好的表现,进而改变员工的看法和质量意识,达到全员参与提高产品质量,为企业打造“百年”的核心竞争力。

  

质量管理大师石川馨有句名言:“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说明教育对质量意识的形成非常重要。要对职工进行不断的教育和培训,让他们了解下道工序就是客户?自己的工作结果是否让客户满意?

  

大家都知道100-1=99,而100-1=0很多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举个例子,2012年某公司发了1万件球头总成到某汽车厂,这些球头总成在当年就全部装在了汽车上面,并到了用户手中。其中有一辆汽车行驶了200公里后在高速公路上抛矛了,经4S店维修后发现球头总成没有了扭矩,从而导致了客户投诉。这批1万个产品就因为这1只产品不合格(万分之一的不良率),导致辛苦的工作是“0”,给公司直接造成了损失。又举个例子“阿波罗”登月号共有580万个零件,如果以1%不良算的话,就有5、8万个零件有问题,即使以目前最好的公司的质量水平99、99966%(3、4PPM)也有20个零件有问题,哪怕是一亿分之一的不良都会造成致命的危害。100-1=99,100-1=0,攻亏一窥,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我们1%的不良送到客户那就是100%不良;我们生产工序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使我们全部的努力白费;无论是工作标准还是产品标准我们都要向100%合格努力。99%还是不够好,我们要找出1%的问题出在哪个环节。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所以质量意识培训第一就要建立忧患意识,要让管理层和员工知道100-1=0这个道理。

  

也就是常说的“换位思维”,站在客户的角度进行思考。举个例子,我们到商场买衣服,在一个专卖店里面发现一件穿在身上非常好看。在准备付钱的时候发现衣服上面有污渍,这时做为客户的你,你会买下这件衣服吗?答案显然是不会。所以我们做产品也是一样,一件有污点的产品客户同样也不会买。

  

“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就是要我们认真解决生产现场中出现的问题,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按照质量标准办事;操作者要树立“质量好是最大的节约,质量差是最大的浪费”。

  

所以企业要发展,“全员质量意识的培养”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质变。但是质量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我们从点滴入手,做到润物细无声。总之人是产品质量的保障。提升产品质量就必须从上至下,强化质量意识,来“满足客户要求”

  

第四,质量意识在实践中确立和坚持。

  

教育建立起来的质量意识在刚开始还处在萌芽的状态,如果在工作中得不到体现和落实就非常容易丧失。它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来确立正确的质量意识观持续改进,确立适合企业内在需求的质量文化。当然提高质量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种方式或方法就能解决的,需要长期努力,逐步提升的过程,可以多种方式方法同时使用,找到合适的方法,坚持就能成功。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员参入的,希望每个管理者、每个员工都有很好的质量意识。“团队精神”是企业核心,“全员品管”是企业致胜的保证,质量意识是公司的基础和保障!愿我们产品品质更好,让我们的客户都信赖我们的产品。

  

许多人总是认为工作中缺陷是不可能避免的,也习惯接受缺陷并容许其不断发生。但我们在个人生活中,却常常会坚持零缺陷的标准。我们会对饭店上菜的片刻延误而喋喋不休,会对汽车的误点而牢骚满腹,对服装的一处线头的外露不厌其烦地反复更换,会为工资奖金比同伴低一点点而心情不畅,我们会…总之,生活中的一些细小的缺陷、错误,我们均不能容忍。

  

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一直坚持双重标准,一个是生活上追求完美无缺陷的零缺陷标准,一个是工作上马马虎虎、差不多就行的标准。如果我们在工作上也坚持零缺陷的标准,每个人都坚持第一次做对,不让缺陷发生或流至下道工序或其他岗位。我们的工作中就可以减少太多处理缺陷和失误造成的成本,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也可以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也会显著增长。所以我们不得持有双重标准,始终都要按“三不放过原则”来开展工作(事件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件责任者与群体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件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从今天起请大家记住:下一道工序就是客户;要牢固地树立客户第一、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和理念;积极参与质量改善;坚持零缺陷的精神;作好自己每一项工作!

  

四步走,教你如何提升员工质量意识!

  

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

  

我们应该先明确员工工作质量的考核依据,同时让员工明白本岗位所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实施品质压力的传递。再引导员工树立“下工序即是客户”和“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服务质量意识。随后加强各环节的质量控制,推动产品质量,工作质量的提高和相关流程的完善,促进工作持续改进。

  

通过对产品质量,工作质量考核,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自身技能,促进公司产品质量得以稳步提高。

  

可是,品质意识是质量控制人员对质量的一种感知度,应该如何做好品质?

  

有的人说需要建立良好的制度,制度可以让想犯错的人不敢犯错。紧绷的制度最终会让人有所发错,而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反倒事个不错的选择。品质大师朱兰博士说过,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当员工心中的品质意识,可以使有机会犯错的人不愿意犯错

  

更何况,提高质量意识需要分别从产品的熟悉程度,对品质异常的敏感程度出发,让员工善于总结其产品感知度,硬生生的制度会让员工好感度降低,效果也大打折扣。

  

企业产品是有质量成本的,质量意识可以减少成本。

  

举个例子,我们公司合格率85%-95%已经很不错了,为什么要求100%?假设某产品生产完成需要7道工序(以下字母代表员工)A→B→C→D→E→F→G车间流水线。

  

A公司投入100套合格物料,按每道工序的质量合格率95%计算:最终合格品数= 100*95%*95%*95%*95%*95%*95%*95%= 69件,合格率不高,最后A公司出现亏损。

  

B公司同样投入100套合格物料,按每道工序的质量合格率85%计算:最终合格品数=100*85%*85%*85%*85%*85%*85%*85%=32件,合格率过低,最后B公司直接倒闭。

  

C公司每一道工序做到100%合格,才能保证100套物料产出100套合格的产品,这样的企业才有生存盈利的可能性。

  

质量等于利润之源,获取利润对每一个渴望生存和发展的公司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利润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提高质量,可以增加产品售价、降低质量成本;企业才能获取更多利润;个人才能升职加薪,形成良性循环。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持续改进。

  

1、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是设计出的,生产出来的,预防出来的,习惯出来的,是以客户的满意度为基础的

  

2、质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业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

  

3、每个人员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工作要求,并且使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都符合要求,就是对质量在做贡献

  

4、零缺陷,第一次做对,100%是可以完全达到的

  

5、质量的提升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持续改进而达到

  

6、没有好的质量,公司明天可能就要破产,我明天可能就要失业

  

7、别人能做好质量,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好?

  

8、质量改善人人有责,我们首先要有改善的意识

  

三、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只有在企业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工作中不断融入、改进、完善和创新,让企业做大做强,以下了解如何提升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

  

一个公司,只有当领导层开始重视质量时,员工才有可能重视质量。质量工作的基础是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靠的是质量意识。领导层要策划和参与员工质量意识教育,向员工表达质量的重要性,当员工认为质量很重要的时候,他一定会全心全力来保证质量。

  

可以通过质量案例,例如海尔砸冰箱事件、丰田精益制造等,并联系质量管理文件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让员工明白怎么做才能符合客户的要求(质量的定义就是符合要求),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第一”意识。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长期的质量管理工作的经验教训和有效管理方法的提炼与升华。要有章可循,坚持原则,履行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要通过充分的授权来保证。

  

但对于新问题、新事物没有现成的程序文件指导,这时就需要质量意识来指导。

  

例如:购入不好的材料,就难有好的成品;不依照标准的作业方法操作,不良率会增高;不良品多,效率就低,要经常返工;机器、工具、模具平时不保养,带病工作生产不出好产品。

  

对质量的测量不仅能为员工完成他们的工作提供一些重要的信息,还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敏锐的质量意识。例如在PCB代工制造过程中,通过统计贴装工段、插装工段的生产过程不良率数据,发现异常立即反馈给当事员工,并且把实际的不良品拿给他看,如果条件允许,甚至会让他自己动手修理。

  

通过此种方式,使得员工能够随时知道他们工作失误的情况,并立即纠正,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还可以延伸到各种质量管理数据趋势图,来控制不同时段的质量水平,使其处于合理区间,并不断向好。

  

戴明指出,定额把焦点放在数量上,而非质量上,计件工作制是在鼓励制造次品。必须慎重选择监督和考核的标准,不能只看产量,而忽视了质量标准。

  

表彰与奖励是对员工出色的工作表现的认可,通过这样的正向激励机制会极大的提高员工对质量工作的热情,提升质量意识。

  

德鲁克说过一句话:员工会根据激励的投向决定他们的行为。当我们开始激励在质量方面表现优异的员工时,无疑会对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带来很好的效果。

  

通过建立质量奖励基金池,对员工的工作质量,可按月度/季度/年度进行评比,对质量意识表现佳的员工给予奖励或旅游;对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表现突出的员工,可以给予晋升或奖励;

  

对于质量责任考核的扣罚,进入质量奖励基金,使得为质量做出贡献的个人和团队奖励的力度加大,“一加一减”会使员工形成正确的质量意识价值观。

  

质量意识的提升是一个源于教育、终于教育的不断反复过程,其目的是要拚弃常见的三种不良思想观念,即“差不多”会让你与成功失之交臂、“错误不可避免”会让“零缺陷”成为泡影、“这不关我的事!”会使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一种口号。

  

因为一旦有这种思想观念的苗头,谈质量意识就成为一句空话,已建立起来的质量意识也会骤然失效,产品质量下降将成为必然。

  

综上所述,质量管理之路,需要企业最高管理层竭力创建;需要企业不断提升员工的质量意识,要坚持PDCA循环的螺旋上升模式;需要做管理创新,要在不变中求变,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的灵魂。

  

员工质量意识提升,就可以使质量问题的发生率降低很多,产品质量就有了保证的根本。相信我们经过努力,一定会使企业在市场上站住脚,求得生存、发展、壮大。企业发展,员工得到回报,形成良性互动。

  

1、加大培训力度,强化职工体系运行意识,创造良好的体系运行环境

  

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与职工的质量意识密不可分。若要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必须加大培训力度。质量教育培训是把质量理念、质量文化、质量规范转化为每个员工自觉意识的过程。为保障体系运行有效性,企业建章立制的同时,更应注重从精神层面来引导和规范员工的行为。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只有掌握企业的质量目标和方针,深刻理解质量、服务和顾客满意度的重要性,以最低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收益,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质量管理体系是通过过程来实施的,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就必须对过程进行控制。接口处的管理是过程控制的重点,它需要不同部门和上下过程的协调,应定期检查、及时纠正。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是ISO9001:2008标准的要求之一,而监视、测量活动的有效性与效率,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监视和测量方法的适应性。适宜的监视和测量方法可以引导我们通过对过程的持续改进达到提高效率和效益的目标。任何过程都存在着要加以改进的可能性。对过程进行改进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

  

3、强化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评审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自我激励机制,是实现体系自我完善的重要手段。为了强化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评审,应严格制定内审和管理评审计划,将重点放在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过程上。针对历次自审、内审或外审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开展专题内审,集中精力解决问题。领导和内审员应该严肃审核态度,避免因过不了人情关而使审核流于形式。另外,企业可聘请有关专家一起参加内审或参加同行业间的交叉审核,这样既可客观评价对方体系,又可互相取长补短。

  

质量管理体系必须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进行改进,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要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就要充分利用纠正和预防措施;并通过管理评审中对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和全面评价,不断寻找改进机会,确保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企业领导应对质量改进足够重视,对每位职工进行持续改进方法的培训,并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的思想理念,指导和跟踪改进活动,确保持续改进过程的有效性。

  

抓好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最首先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学习。思想决定行动,好学才能上进。通过学习,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使全体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认清两个问题: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是什么,二是专卖体制下的烟草行业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何在。认清了这两个问题,才能转变观念,把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有效地融入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才能使管理者围绕企业管理的核心实施有效控制,创造出管理价值,从而避免质量管理体系与企业各管理系统之间的“两张皮”现象。

  

(一)全面把握ISO9000标准的实质,不断提升标准执行水平。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定义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它是近二十年来被国内外企业广泛用于管理提高和改进的一个基础管理标准,吸收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融入了目标管理的思想,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是现代优秀管理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有机结合的结晶,是国际上通行的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础平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为提升企业科学管理水平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指南。其实质是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精髓是持续改进。

  

第一,顾客是企业生存的前提,无数企业的兴衰无不印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将企业的经营目标和顾客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企业才能生存;只有重视顾客利益、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才会兴旺,才会有生命力。专卖体制下的烟草行业也不例外,我们行业的共同价值观“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本身就体现了ISO9000的精髓。我们就是通过不断满足顾客和消费者的需求,提高产品质量;通过不断满足零售户和烟农的需求,提高服务水平;通过不断挖掘潜在消费者需求,提高产品与工作创新的能力;通过不断改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推动行业持续协调共同发展。

  

第二,ISO9000标准本身是一套规范的质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也必须规范有效。严格规范是烟草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要坚持做好严格规范,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引入ISO9000标准建立起的质量管理体系平台,完善管理制度和各项规范性文件,理顺和固化各类工作流程,严格按文件制度流程办事,实现科学规范管理,克服和杜绝管理上随意性大、不规范、不透明的问题,使一切经营活动可控受控,严格规范、公开、透明。

  

(二)深刻理解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提升管理改进水平。

  

烟草行业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全行业工业企业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20世纪90年代末部分商业企业开始尝试贯彻实施ISO9000系列标准(简称“贯标”)工作,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实践,贯标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和成效,对提高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贯标是行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大企业病的重要手段,是行业规范经营的需要。ISO9000标准对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制定和落实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都有明确的要求,执行标准就应该更多地在制定和改善质量目标上狠下功夫,应该更多地通过对质量目标的研究、落实和检查,发现和改进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卷烟上水平”总体规划对行业贯标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即通过贯标深化管理整合,使企业内部形成有效的规章制度,清晰的岗位职责,健全的标准体系,顺畅的信息传递和严格的绩效管理,在行业工商企业构建起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和基础管理平台。规划为行业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为实现规划所提出的目标任务,要坚持以目标为导向,切实加强体系建设的目标管理,提升管理改进能力。

  

通过内部审核,我们发现目前全州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综合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运用体系推进基础管理上水平的能力不足,加之频繁更换体系管理员和缺乏必要的培训,体系管理出现“断层”和“缺位”,基础管理薄弱,过程控制和日常管理流程不畅通,仍然存在“两张皮”现象。

  

二是文件管理水平有待提升,部分单位未按要求对文件进行定期更新和评审,有效文件版本未按要求发放至使用场所,存在自行修改程序文件、受控记录格式及内容的现象。部分单位存在记录填写不规范、内容有遗漏或记录无编号、一表多号等现象,造成部分记录文件编号与部门文件清单编号不相符、编号有误或部分表格未纳入体系受控。

  

三是持续改进方面仍需加强,PDCA过程管理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运用,对省局行审、州局及县局内审、季度绩效考核和各种专项工作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未提出整改措施,未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虽有部分单位制定了整改措施,但纠正预防措施过多地强调客观原因,没有从自身管理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取得的效果不佳。

  

四是体系培训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部分员工对体系的认识和理解有待进一步提升。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要从基础做起,从员工岗位工作平台做起。2012年,黔东南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全面启动了“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如何结合企业实际开展好“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深入研究,大胆创新。

  

(一)坚持宣贯培训,确保取得实效。

  

学习就是竞争力,要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使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通过召开职工会议、早会例会等形式,组织学习国家局、省局、州局有关体系建设工作要求;通过专题培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学好、用好、用实体系文件。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体系培训,让领导、员工充分认识到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对质量管理标准精髓的认识,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将学习效果转化为工作动力,严格按标准要求做事,推动企业各项基础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达到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坚持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实现持续改进。

  

要充分发挥内部审核的积极作用,坚持一年两次的内部审核。依据体系的要求和标准,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定期监督检查体系工作的开展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执行”与“程序文件”的有效性和符合性问题,从而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发挥作用。发挥管理评审对体系的持续改进作用,坚持每年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召开一次管理评审。重点关注质量目标的落实和提升,全面、系统、深入分析评价质量目标的完成进度和完成质量;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要求,及时改进、完善本企业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

  

(三)坚持体系文件的评审、修改和完善,提升文件质量。

  

坚持体系文件的时时评审。严格按照国家局“精、严、实”的要求,对管理规章制度、文件、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修订、优化,健全完善体系文件和流程,确保体系标准要求成为企业各项业务工作的规范指导工作。一是要建立完善的体系文件。定期根据企业发展和实际工作要求,对体系文件进行修订和优化,注重将行业相关管理规定和工作要求及时转化为体系的规范性文件,加强文件执行力,努力把制度转化为标准,把标准转化为行为规范,真正使文件受控和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发挥体系文件对实际业务工作的规范指导作用。二是要规范完善管理制度。对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优化,尤其是要对确实不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陈规,要坚决取缔旧制度,进一步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机制;结合流程、文件对岗位职责进行改进、完善,确保岗位职责清晰明确、易于执行。

  

(四)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检查考核。

  

进一步修订、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分解质量目标责任,依据公司一级质量目标,分解细化形成单位、部门二级质量目标和岗位三级质量目标,使全体员工、业务流程形成围绕目标、完成目标的正向合力,将目标管理与对标管理、绩效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对标管理作用。每季度对目标实现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强化目标责任制考核,不断拉升质量、成本、效率等方面的先进指标水平,有效发挥对标管理在改进短板、引领先进中的突出作用。

  

(五)坚持信息化支撑,促进管理规范。

  

立足企业管理和体系运行的实际需要,加快体系建设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体系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平台,信息化帮助体系建设实现流程优化、固化和流程管控的作用,有效克服“两张皮”现象,提高文件执行率。进一步整合企业的管理资源,积极探索在企业内网和OA办公系统中,设立综合管理体系应用模块和信息专栏,实现体系文件的及时更新和快速检索。探索贯标、对标工作和信息化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搭建综合信息沟通平台,促进管理信息的有效利用,确保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六)坚持创新机制,营造创新氛围。

  

一是要全力推动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的开展,立足于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员工自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活力,促进创新管理的成果转换,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二是要深入开展“抓典型、树标杆”活动,树立标兵,营造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推动对标与日常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及时提取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实现成果固化和推广运用。三是要完善管理创新机制,加大对管理创新工作支持力度,明确改进突破口,对管理人员课题研究能力进行针对性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能力和水平。

  

1、首先要立足于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

  

比如成为一名部长,要为做一名总工打下基础,只有你有目标了,才可能会有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各种标准就提高了,你就会朝这方面去努力,才有可能真的成为一名部长,不想当总工的部长不是好部长,不是么?

  

2、把工作和学习要分开,但又要学会联系和结合。

  

每天的工作可能会很枯燥,甚至会感到机械式的去工地放线、报检、填资料、交底等,这些东西是一个技术人员的必备技能和基础工作,如果这些东西做不好,无法去有空去学习。同时在把每天的工作完成之后,有一点时间多利用项目部和公司及个人电脑、网络和项目部的人力资源去学习专业技能知识和管理水平,不是说你的技术水平好就是一个合格的总工,更多的还是要会管理工作,能面对项目技术和管理这两个方面存在问题作出果断而准确的判断,并很好的执行下去。所以更多的工作之余到现场学习老前辈的管理水平,察看现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并思考如何解决,在网络上学习技术知识,结合现场情况去应用,这都是在提高和再学习的方式。

  

3、坚持写日志、至少每月要写工作和思想总结

  

试着坚持每天写今天经理说要办的理,把本部门的重点和配合工作分别写出来,工作内容分工简单的列出来。把开会领导的讲话记下来,多向总工提一些好建议,向技术人员传授做事的方法和理念。每月底坚持把这个月的工作内容记录下来,看哪些工作没完成是什么原因,如何去完成,我是不是关键因素,提出下月的计划和努力。在个人管理方面有哪些收获和不足,将采取什么方法提高等。这种日记和总结会让你清楚的记得哪些工作用了多长时间,哪些部分可以加快进度,谁是表现最优秀的,进行月底的奖励多一些。

  

养成一个好习惯不是一天能形成的,是要日积月累的坚持才能完成的。因此我建议那些想成为一名优秀管理才的技术人员,任何时间都要要时间观念,要有勤记常思索的习惯,要养成换角度看问题的思维习惯,任何时间不要得过且过,更不能放任自流。对自己的作法和交待要言行一致,对下面的技术人员管理要做到不放弃多打磨,管理好他们你也会很轻松。

  

4、多问多请求多汇报,少推托少犯错少玩游戏

  

三多和三少是我们很多人无法正确把握的,主要是我们面对的环境和客体不同,有时候不允许你能准确的做到,但这些可能是借口,因为这完全是主观上的问题,客观上的影响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调整的,降到最小。很多人犯错不是主观上的,都是客观上影响的,回头想想一犯错都是小错累计起来的,造成最终的明显的错误。按规律去做事,没有做不好的,事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做好的。


复制成功